重慶設計集團港慶建設有限公司 校企聯合設計作品華潤希望小鎮米蘭花酒店室內設計 獲AIIDA國際創新設計大獎金獎
近日,重慶設計集團港慶建設有限公司校企聯合設計項目——“華潤希望小鎮米蘭花酒店室內設計”,斬獲美國第五屆AIIDA國際設計大獎“室內空間設計類”酒店空間金獎。該項目由重慶大學藝術學院設計學系副教授夏青女士和重慶設計集團港慶建設有限公司鄒建先生聯合設計,重慶市設計院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建筑師褚冬竹先生總負責。
據悉,2022第五屆美國AIIDA國際創新設計大獎由美國洛杉磯市政廳、美國洛杉磯商務局、美中貿易文化促進會與中國國際室內設計網聯合舉辦,大賽面向全球最具國際行業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的知名設計師、設計機構、杰出中青年設計師等征集代表全球各國最具創新創意的設計作品,旨在通過AIIDA國際創新設計大獎,讓世界關注最前沿的設計文化和創新設計理念,加速文化創意及設計產業的全球化發展,實現設計產業國際間多元化的交流與合作。
項目位于四川省巴中南江縣,建筑面積約5945平方米,其中客房區域建筑面積為3008 平方米、公共區域建筑面積2510 平方米。設計團隊懷揣著對自然鄉土的向往,深入村落找尋當地民居的特色,以重塑田園肌理,延續農耕文化為導向,提出“游歷鄉村、歸源自然”的設計理念,將小鎮的特色、精神和生態的多樣性融入酒店設計,打造出詩意棲居、綠色生態、傳播鄉土知識、發揚鄉間文化的空間。
酒店建筑以聚落式分散布局,整體為山地建筑形態,依地形順勢而為將建筑融入到周邊的自然環境中,設計簡化外立面結構,使用鋼結構落地窗,用現代手法演繹使其融入周邊自然環境中;室內設計巧妙搭配多種當地天然石材、木材、夯土墻面,以及融進自然的定制藝術品打造渾厚多元的紋理及細膩和諧的配色。木材的柔韌與溫和,中和了鋼結構材質的堅硬與冰冷,形成了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的沖突與碰撞。
酒店內部裝飾加入當地的農耕文化與建筑元素,使游客身處室內亦可感受本地風土人情與人文氣息,增強其與周圍景觀之間的連接。
作為重慶市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公司將持續完善與重慶大學藝術學院校企合作機制,深化產學研合作交流,以校企共建為平臺,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積極主動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實干實績彰顯國企使命擔當。
▼酒店大堂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穿過廊道置身于大堂中,觀湖光山色之景,客至于此,猶如發現世外桃源般的心境,讓人與景觀產生恒定的連接。
熱情似火的漫山紅葉,凝聚著激情與信念,從入口延伸至大堂吧上空的楓葉與墻面夯土材質借景入室,將原鄉與自然帶入空間。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米蘭花”作為這份情感的物化,寄托著對鄉村的懷念與對自然的向往。
眺遠山蒼翠欲滴,觀湖水煙雨朦朧,霧氣如淡雅的絲綢縈繞在山腰,迷霧深處,湖水猶如嬌羞的姑娘。來自農家的老物件改造成了家具,與室內融為一體。遠離城市的喧囂,接受自然的饋贈,感受避世的情懷。
▼自助餐廳
食香縈繞,美景在懷,風景讓記憶中的味道更濃郁。
木材與石材根據當地建筑形制演化出多種組合方式,弧形的頂面將視線引領到開闊的自然風光,感受橫煙秋水上,疏雨夕陽中的山湖之美。
▼餐廳包房
與山水為伴,以自然為食。
空間將地域特色進行加工與提煉,用淡雅、明快的色調作背景。馬尾草、燈芯草等蕨類植物在室外露臺中肆意生長,陽光下樹枝的光影交錯在土坯墻上,風吹、草晃、葉落,體現出觥籌交錯,曲水流觴的意境。
▼多功能廳
環抱于群山之中,置身此處,感受空間中建筑與自然的交織。
整體氣質沉著簡潔。行走于行云流水的靈動里,置身于木與竹調和的儒雅里,言商也好,話禮也罷,各相適宜。
▼精釀啤酒坊燒烤區 ▼精釀啤酒坊啤酒吧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精釀啤酒坊坐落清池邊,鄰水而建,在觥籌交錯間,感受水光瀲滟的意境。遠眺的山景滲透到休閑品酒場景之中,拉近了游客與村落自然的距離。
▼精釀啤酒坊濱水VIP包房空間
觀遠山、戲流水、品鄉情,遠離城市喧囂,遠處山景滲透到休閑品酒場景中,拉近游客與村落自然的距離,依托山水湖光的資源,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創造獨特生活意境。
空間中自然的氣息,把匆忙疲憊的都市人帶入平淡如水,抱樸藏真的意境中??捶教劣程烨?,觀山水連翠影,在青山綠水之間,將美酒融進如畫的風光中。
▼濱水客房接待大廳
山畔溪邊、蒼翠深處,人閑山靜,飛鳥鳴澗,將外部山水自然環境、院落空間、建筑界面作為室內設計的要素,使得建筑內外環境融為一體,沉浸在低調內斂的空間中,體驗“源于自然,歸于自然”的簡素之美。
▼濱水客房茶室
“竹萌遮幾琴易韻,茶煙透窗魂生香”??臻g整體沉著含蓄,將室內外相結合,體現和諧自然之美,營造清幽雋永,淡雅閑適的意境。聚于茶臺前,體悟茶中濃淡,置身時光之外,靜坐品茗,觀遠山近水,品田園之美。
樹影婆娑,詩意棲居,整個建筑空間氣韻通透。建筑的結構感與內外光影的交互,構建出隨著時間變化的空間趣味。
▼田園客房
在阡陌縱橫中穿行,步入客房,如同置身田間漫步。讓客人卸下城市工作后的疲憊,尋到悠悠假日最為本質的溫馨和幸福。
清風拂袖過,弦音撫琴生。田園客房自由式布局,下沉式座椅臺階與樓梯豐富空間層次感的同時呼應山地高低不平的特征。
室內形態于虛實變化中靈動起來。墻面夯土的質感與木材、水泥的應用,延續著質樸的意境,于內外形成空間對話,將自然與城市生活相融。
▼小木屋
“慢下來,去生活”,住一間清幽淡雅的林間木屋,做一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者。廣闊的視野,美妙的光影讓空間顯得輕松愜意,使人享受更多愉悅和溫馨。
一縷陽光透過薄霧照進窗內,將它印在古樸的木板上,深淺的紋路刻印著鄉村的故事。
▼農耕文化藝術館共享沙龍
古樸的物件講述著村莊的變遷,合生產與活動于一室,融時間與空間為一體。在此展開一場與過去的對話,構建對未來的愿景。
新式建筑與老房子的巧妙結合,宛如天成,精美別致。學習、冥想、思考人生,寧靜、自然,享受當下。遠眺麥田,拉近了游客與村落自然的距離。
玉湖之源潤故舊,古村龍泉望稻茶。在設計中融合當地文化背景,感受鄉村風土人情,在歸隱田園的游歷中,搭建時間的橋梁,重拾鄉土的記憶。